新冠红利“隐入尘烟”,2023年CXO业绩增速“刹车”,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
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4月28日),CXO概念股异动拉升。康龙化成当日大涨7.96%,成都先导涨5.41%,药明康德、博腾股份、凯莱英、九洲药业、圣诺生物、昭衍新药等跟涨。
然而,此次板块异动拉升前,CXO刚经历了“黑色星期二”。4月25日,A股市场中,药明康德跌停,圣诺生物、美迪西大跌超10%,诺思格、宣泰医药、睿智医药、昭衍新药等跌超7%。
引起市场恐慌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大股东的减持:4月下旬,头部CXO公司接连发布股东减持公告。其中,药明康德部分股东将减持合计不超过8902.27万股;美迪西股东陈某、美熹企业、美甫投资拟减持合计不超260.88万股;昭衍新药8名董监高合计减持不超过426.8293万股。而在此前的一个月内,成都先导、和元生物、康龙化成等多家CXO药企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
2)一季度业绩增速放缓: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业绩增速为5.77%,而去年同期增速为71.18%。这是该公司自从2018年以来,近6年里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最低的一次,也是首次出现营收个位数增长。康龙化成、凯莱英今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上涨19.53%和9.09%,相比去年的41.2%和165.28%,业绩增长均出现“刹车”。而去年一季度业绩增长165.7%的博腾股份,今年一季度业绩甚至不增反降。
进入2023年,后疫情时代,新冠防治产品的市场需求退潮,去年拿订单拿到手软的上游服务商也再吃不到这样的红利。
目光转到去年CXO赛道业绩情况,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业绩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大额新冠订单,三家企业2022年财报分别如下:
药明康德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93.55亿元,同比增长71.84%;归母净利润88.14亿元,同比增长72.91%。
凯莱英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2.55亿元,同比增长121.08%,归母净利润33.02亿元,同比增长208.77%。
博腾股份2022年是实现营业收入70.35亿元,同比增长126.55%;归母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282.78%。
再看这三家企业去年的新冠产品收益情况:
药明康德2021年反应釜有效使用能力为1500m3,收入为79.2亿,2022年上半年有效使用能力为2700m3, 新冠CDMO收入为42.0亿,非新冠CDMO收入为52.7亿,2022年有效使用能力为3100m3,新冠CDMO收入大约101亿,非新冠CDMO收入大约为114亿。
凯莱英于2021年11月17日,签署了4.8亿美元的小分子药物供货合同,合同供货时间为2021年至2022年;2021年11月28日又签订了一份新的供货合同,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7.20亿元,交货时间为2022年度;2022年2月20日,签署了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5.42亿元的小分子药物供货合同,该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已正式生效。而这三份合同的收入基本上都会在2022年兑现,合计订单额约为92.98亿元。
博腾股份2021年CDMO收入20亿(有3.2亿为新冠药),有效使用能力1100 m3,1000 m3反应釜生产非新冠药的收入低于18亿。2022年投入的CDMO有效使用能力1800 m3,新冠药CDMO收入预计42-43亿,非新冠CDMO收入19-20亿。
这三家CXO的新冠收益几乎都占据到了公司整体营收的20-50%,甚至更多。毫无疑问,当新冠需求戛然而止,必然会在业绩上有明显体现。
而对于一季度业绩增速的下滑原因,企业并不避讳。博腾股份在2023年Q1财报中表示:主要是公司前期收到的重大订单报告期内交付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剔除新冠业务后, CXO业绩的增速才是最真实的样子。
药明康德2023年一季度化学业务部门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服务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3.8%。若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D&M则实现收入同比增长30%。
凯莱英一季度,有20亿元来自小分子CDMO业务,该业务板块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31%。若剔除大订单,一季度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37%。
博腾股份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其一季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剔除重大订单后的收入同比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诸如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由于自身业务结构的原因,没享受到多少新冠的红利,但也因此受新冠的扰动最小。康龙化成今年Q1获得营业收入27.24亿元,同比增长29.53%;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39.81%。昭衍新药Q1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36.32%;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49.79%。
未来,这些公司的业绩预期又如何?
药明康德预计,2023年收入将继续增长5%-7%。其中,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收入预计增长36%-38%;其他业务板块收入预计增长20%-23%;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将持续业务迭代升级,预计收入下降超过20%。
有研报表示,预计凯莱英2023-2025年公司收入102.97、113.48、142.07亿元(2023-2024年预测前值约102.97和129.56亿元),同比增长0.41%、10.20%、25.20%,但源于新兴业务处于投入期,导致成本端或有提升,归母净利润25.58、25.79、31.18亿元(2023-2024年预测前值约29.63和33.91亿元),同比增长-22.53%、0.84%、20.86%。
平安证券和国盛证券对博腾股份的2023年度业绩做出预测。其中平安证券对博腾股份2023年的净利润预期值为7.69亿元;国盛证券对博腾股份2023年的净利润预期值为10.50亿元。
参考资料:
1、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2022年及2023年Q1财报
2、东方财富网《药明康德、凯莱英和博腾股份没有新冠订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