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源头创新、自主定价……两会期间创新药的关键词丨iMeta观察
“iMeta观察” :
艾美达医药咨询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及痛点问题,以第三方站位综合多方视角提供深度思考。
全国两会进行中,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每年两会中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发展迅猛,但原始创新能力仍待提升。与此同时,投资遇冷、靶点内卷等问题亟待政策引导,如何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本届两会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届两会有多名代表委员就创新医药提出建议、议案,内容涉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医保价格形成、行业监管及资金扶持等产业全链条的各个环节,助力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医药创新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激活源头创新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动力。当前,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正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医药创新跻身全球第二梯队前列,我国药物研究和产业发展正进入创新跨越新阶段。在我国获批创新药屡创新高的同时,我国创新药研发仍存在着靶点集中、高质量创新成果少、整体国际竞争力偏弱等情况。
李燕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认为,我国医药产业、头部医药企业处于“仿转创”的爬坡过坎期,她表示,我国创新药起步晚,在资源积累、要素集聚、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李燕建议,在进行国家药品监管制度顶层设计时,规避低水平创新导致的“内卷”,避免给低水平创新产品“保护”的同时,对企业创新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支持。同时,要构建协同创新转化机制,搭建起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成果转化“桥梁”,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上游开展基础研究,明确下游承接转化的责任、目标、验收标准以及产生效益对上游研究的补偿机制,同时建立基于专项目标达成的专项退出和纳入机制,有效疏通从创新源头到产业转化间的堵点,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张健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张健则从审评审批政策的角度带来提案,他建议,要进一步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优先审批政策,鼓励创新药境内外同步研发申报。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完善委托生产管理。改进临床用药政策,鼓励使用性价比高的新药。鼓励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长沙研发中心,在细胞治疗、中药和中医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等领域开展改革试点。国际合作方面,张健也表示,应深入参与国际监管规则制定,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互认。研究优化出口政策,支持获得国外认证的国产医疗产品对外出口,推动原料药、中药、疫苗等出口。用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博会等平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提高国际市场运营能力。
畅通融资渠道
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是创新药研发无法规避的特点。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遇冷,“寒冬”成为业内热议词汇,资金短缺导致行业发展受阻。如何抵御“寒冬”,迎来春暖花开?本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
丁列明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拟向今年两会提交《关于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的提案。丁列明建议,要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
投资大幅下降是当前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多企业形容现在是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本寒冬,普遍信心不足。丁列明建议,一是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建议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统筹和有效引导,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创新者敢于创新。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通过IPO、再融资募集的资金投入新药研发、早期临床、优质药品权益的战略合作或相关股权收购,合理放宽审核要求,使其利用二级市场真正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安康
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
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则从股权融资、IPO制度等方面带来更详细的建议。安康表示,要推动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制度建设,股权融资方面,政府层面设立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投资可以与政府补助挂钩,比如企业获得1000万元的政府研发补助,产业引导基金跟投3000万元的股权,充分发挥引导基金的产业引导作用,产业基金在生物制药企业IPO及并购重组后退出。债权融资方面,银行开发适合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的信贷产品,抵押物可以是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证书、MAH证书乃至在研项目的收益权。
其次是IPO正常化制度建设,受理环节方面,建议证监会继续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市场化监管思路,加快推行全市场注册制,在从严审核的前提下放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受理。审核环节方面,创新医药企业专业壁垒较深,审核难度大,需要进一步提升证监会、上交所等上市审核部门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等药品审核部门的联动协调,对国内卡脖子、临床急需、承担过国家重大专项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给予优先审核和优先发行支持。
三是并购重组制度建设,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估值方面,建议允许创新生物制药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允许尚未实现盈利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以合理的价格注入上市公司。对国内卡脖子、临床急需、承担过国家重大专项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或借壳上市融资实行即报即审核即上市,支持其快速进入资本市场。
此外,要建立股权退出制度,安康建议IPO或并购重组后股东的股权退出价格与二级市场价格和盈利能力挂钩,若股价破发或持续亏损,增加2-3年的锁定期并限制每年的卖出比例。
举措提振创新信心
不久之前,国家医保局面向业内有关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制定药品价格的政策要求,业内持续热议。一直以来,我国创新药定价制定存在争议:未纳入医保的创新药可实行企业自主定价,但难以在各大医疗机构落地;在进入医保目录之后,则要面临较低的售价,难以获得相应资金持续开展新药研发。
吴德沛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的提案》。他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以获取足够的创新回报。他建议,一方面夯实欧美市场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医药企业到欧美设立研发中心,另一方面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建议国家层面从人才、税费、药事法规支持等方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集中组织创新药企到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产品推广,同时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亚投行等机构作用,支持创新药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
此外,他还建议对已进入医保的“具有全球化实力的1类新药”建立3-5年的价格保护期机制,期间新增适应症自动纳入医保。价格保护期过后,基于市场竞争情况重新谈判;另一方面,建议参考国际经验,允许通过量价挂钩的“价格折扣”或“慈善赠药”来代替目前医保单一降价,或者允许药品谈判后的医保支付标准价与药品挂网价不同,真正实现价格保密,维护企业全球价格体系。
梁颕宇
全国政协委员、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保护企业自主定价权,是本届两会中代表委员多次提出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建议建立创新药动态报销制度,允许各地医保部门与企业商定新药支付标准,不受固定报销比例限制,保护企业自主定价权,探索折扣之外的其它方式。此外,还应该鼓励创新药加快进入临床应用,允许一定等级的大医院不受药占比、次均费用等指标限制,不受医院用药目录限制,自主采购已批准上市的新药。
丁列明也在提案中建议,在创新药定价上,建立以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基础和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不对创新药价格进行干预限制,允许企业自主定价,保障合理价格与创新回报,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提振信心和预期,切实激励高质量创新。
另一方面,创新药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入院难及支付结构单一等问题,李燕建议医保部门规范明确新上市创新药的范围和价格规则,开通快速挂网通道,确保创新药上市后及时获得挂网准入资质。
作者:应悦
参考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泰山财经
《两会湘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张健谈了四点想法》,红网时刻新闻
《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支持国内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形成良性金融生态》,财联社
《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21世纪经济报道
《梁颖宇,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声!》,中国基金报
《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大力引导金融投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过冬》,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