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乐普医疗:稳健增长,但有“隐忧”

3月30日,乐普医疗发布2019年财报显示,实现营收77.96亿元,同比增长22.64%;净利润17.25亿元,同比增长41.57%。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2元(含税)。从整体情况来看,公司的业绩保持着稳健增长态势。

同时,公司还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1-3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亿至4.20亿,同比变动-43.00%至-28.00%。

6-1.jpg

之所以公司的业绩大幅下降,主要受两大方面的影响: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植入器械和医疗服务两大业务影响最大,但是其他跟疫情相关器械产品的业绩却获得大幅提升,另外药品业务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第二,净利润之所以大幅下降最多43%,是受到去年一季度增长基数大的影响所致。

通过回看2019年一季报可以得知,之所以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92.22%,正是由于出售君实生物股权带来了1.59亿元的投资收益贡献。因此,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71%。

公司表示,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医院门诊量、手术量等逐渐恢复,作为公司主打产品的刚性需求型植入器械和医疗服务也逐渐得到恢复性增长。而且,公司生产的抗击疫情相关器械产品也获得出口批证,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不过,如果我们深入解读乐普医疗2019年的业绩就会发现,其实公司仍然存在不少“隐忧”。

2019年财报情况

从乐普医疗2019年整体财报来看,业绩的确非常稳健。

一方面,公司的净利润增速非常快,使得公司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同比增速也高达32.64%,说明公司的赚钱能力非常强。另一方面,每股收益大幅增长42.49%,意味着公司的成长性比较强。

特别是净资产收益率(ROE),最近三年分别为15.17%、19.13%、25.03%,多年持续提升无疑增加了公司的投资价值。从乐普医疗过去三年的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到,期间股价涨了2.5倍,正是得益于业绩的稳健增长。

6-2.jpg

之所以乐普医疗能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对象,主要源于公司专注在心血管领域布局的医疗器械、医药、医疗服务和新型医疗业态四大业务板块的稳健增长。

6-3.jpg

在医疗器械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重磅产品,是国内首款获准上市的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

在医药板块方面,公司拥有国内独具特色、多种类、多品种的抗凝、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衰等5大心血管药品生产平台和营销平台。目前,拥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缬沙坦三大药品,其中,前两款治疗心血管药物均在2019年集采中标,成为了业绩的主要贡献点。

从产品结构来看,药品板块和医疗器械板是公司的两大收入来源,分别占比49.37%、46.47%,其次是医疗服务和新型医疗业态,分别占比3.4%和0.76%,相对较小。

细分来看:药品板块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8.49亿元,同比增长21.34%,其中药品制剂实现销售收入31.8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0.89%,其次是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6.6亿元,占比8.48%。

医疗器械板块,2019年实现营收36.22亿元,同比增长24.60%,其中自产器械和代理器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1.37亿和4.85亿元。特别是支架系统,去年实现17.91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6.71%,占了自产器械板块近一半的收入,贡献非常大。

6-4.jpg

目前,公司主要以国内市场的销售为主,但2019年的国外销售占比也略有提升。

不足之处

的确,乐普医疗的四大业务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公司也存在一些“隐忧”。

1、研发投入

2017-2019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89亿、4.72亿和6.31亿,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达到6.37%、7.42%和8.09%,持续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

但是,如果看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比例的话,2019年的数据并不理想。相比2017、2018年的18.95%、20.54%,2019年仅有13.78%,同比大幅降低,是最近三年来最低的。

2、销售毛利率

研发投入的不足,就会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势下降。2019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72.23%,低于2018年的72.75%,略有下降,而且毛利率同比增速相比往年也大幅降低。

除此以外,受2019年药品集采的影响,公司两大核心产品的毛利率也大幅降低。另外,为了扩张更大的市场,公司的支架系统也采取了一定的让利方式来全面布局。这些因素整体拖累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3、商誉

在2014年公司确立了要实行平台化发展战略之后,至今相继通过收购和新设立的方式获取超过30家公司的股权,总交易金额超过60亿元。其中,2018年3月,为了获取新东港的阿托伐他汀钙片业务,乐普医疗又斥巨资10.5亿元竟得新东港45%股权,持股比例从53.95%提升至98.95%,后者是国内第二家通过阿托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药企。这项收购案,使得该业务占了2018年近一半的营收。

可以说,在并购扩张之后,乐普医疗业绩的确得到了质一般的飞跃,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16.6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77.54亿元,六年间增长了4.65倍,净利润增长了4.07倍。但与此同时,频繁扩张的背后,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少问题。

6-5.jpg

但正是由于往年公司疯狂的并购,使得商誉从2015年开始大幅提升。2019年,公司的商誉从2018年的21.62亿增加到27.19亿,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17.07%,这就使得公司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财报显示,2019年商誉的增加主要由于参股公司优加利、博鳌生物和源动创新增持股份纳入合并范围确认商誉,同时对子公司乐普医电和思达医用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所致。

报告期内,乐普医疗计提了2.06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包括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8亿元、对参股公司雅联百得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538.27万元以及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等药品的研发前期投入全额计提减值准备3636.39万元等。

4、定增降负债

公司在公布2019年财报的同时,也发布了定增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5亿股,发行价30.41元/股,募资总额不超过3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发行对象为中国国新旗下的国新投资、国新央企运营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等。

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49.74%,而且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因此,此次募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财务杠杆,提升公司的偿债能力。但与此同时,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后,公司的每股收益短期内也会存在下降的风险,公司原股东即期回报也同样存在被摊薄的风险。

还有投资价值吗?

综合来看,虽然乐普医疗的整体业绩保持稳健,但是由于一季报的业绩下滑已经在所难免,所以,如果短期内公司不能很好的大幅提升业绩,经营压力会继续加大。

不过,往大的方面来看,医疗器械毕竟是一个不错的“赛道”。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大背景下,人们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旺盛。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3%。预计到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将达477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64%。

虽然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比仅有3.80%,但是由于最近几年在政府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医疗器械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而乐普医疗现有的医疗器械业务,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高值耗材领域。从医疗器械细分领域来看,我国中低端的医疗设备占比最大,高值耗材、IVD领域我国占比仅为20%和11%,相比全球差距相对较大,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从估值来看,目前乐普的总市值为703.22亿元,PE为41.67倍,低于医疗器械板块72.25倍的平均水平。而且,从公司历史估值走势图来看,目前的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相对来说,安全边际较高。

6-6.jpg

因此,从长期来看,乐普医疗处于医疗器械的“风口”之上,值得配置。但是,由于目前公司同样存在着一些经营问题,再加上自2019年以来,公司的股价大幅上升,业绩的预期已经反映在股价上。短期来看,公司的估值和股价下移的风险会比较大。

所以,总结来看,建议投资者关注后续乐普医疗业绩的增长情况,特别是关注商誉和财务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尽管医疗器械的行业前景非常广阔,但也不能忘记短期的风险。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