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路透社:赛诺菲和BMS正在中国寻找并购标的

中国biotech并购消息接连不断, MNC巨头“坐不住了”。

近日,路透社发文称,赛诺菲和BMS的雇员透露,这两家公司都正在中国寻找并购机会。

一位赛诺菲的产品规划经理向路透社透露,收购一家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已是赛诺菲的一个目标,并且已经过会议讨论。

赛诺菲的发言人对此回应称,公司对收购持开放态度,只要有战略机遇,无论在哪个国家,公司都会抓住。

而6月底苏州举办的2024首届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中国年会(CBA-China)上,BMS的一位BD负责人表示,BMS正面临着专利到期的挑战,因此正在寻找“补强(bolt-on)机会”,在中国主要在看ADC药物。

去年12月,BMS与百利天恒就HER3/EGFR双抗ADC产品BL-B01D1达成84亿美元重磅交易,不仅刷新中国创新药BD交易金额纪录,也是迄今为止全球ADC领域单一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一笔交易。而BMS重押的BL-B01D1,是全球第三、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靶向双靶点的双抗ADC候选药物。

过去半年,中国biotech迎来史上第一波“丰收”:

2023年12月26日,阿斯利康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打响跨国药企溢价全面收购中国biotech第一枪。

今年3月25日,美国上市生物制药企业Nuvation Bio宣布收购葆元医药。

十天前,传奇生物也收到了并购邀约,已聘请投资银行Centerview Partners帮助其董事会审查要约和其他选择。

如今,MNC“大买家”纷纷表态,“MNC收购中国biotech”的热潮蓄势待发。

全球政治风险咨询公司London Politica首席执行官Manas Chawla指出,对于MNC来说,(在中国)并购有助于降低成本,接触创新型企业,以及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药物消费市场。

但风险也不容忽视。“对于中国的鹰派态度是目前(美国)两党为数不多的共识。”Manas Chawla谈到。

最近半年,中美两国生物技术行业已明显感觉到政治风向的变化。

美国知名咨询机构Eurasia Group医疗保健行业分析师Jasmine Choi表示:过去一年,尤其是过去几个月,在基因和健康数据是否可以同时在中美两国被收集和存储的问题上,不确定性和可感知的风险明显增加。

而随着美国推动诸多措施,希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制药公司和投资人已被问询中国的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扩大到投资领域的可能性。

这已经显著影响到中美药企和投资人的决策。Jasmine Choi表示,一家医疗健康公司最近请Eurasia Group评估,从市场准入的角度考虑,是继续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在北京生产,还是建立合资企业或收购当地企业。

不过,业内高管们和投资者们一致表示,全球最大的MNC们仍持续在中国寻找交易机会,这一方面是出于专利到期、补充研发管线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增强自身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中的地位。

谁将是下一个出手的“买家”,谁会成为第二个被MNC选中的中国biotech?我们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drug-giants-eye-china-deals-despite-growing-sino-us-tensions-2024-07-23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