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毕井泉:保证集采中标产品有合理利润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在知识分子公众号发表文章《毕井泉:我国仿制药的历史和未来,防止把一致性评价变成“一次性评价”》,文章最后部分(倒数第二段)是建议---保证集采中标产品有合理利润。这应该是参与诸多过评产品企业的“心声”。因为没有标准、准确、官方数据来统计,集采中选企业到底赚了多少钱,应该怎么计算;也没有标准、准确、官方数据来统计过评产品到底赚了多少钱。

但是,从基本逻辑出发,应该符合抛物线“原则”。

通过大数据、样本医院的集采中选产品规模,大家自己算吧。

基础数据展示

1、1-9批国采产品是374总数-16胰岛素=358个化药。

2、按着国产中选企业(含B证)数量统计有700个左右,中选企业次是1655次。3、按着过评产品及品规数约7000个品规数。4、1-9批(不含6批)过评产品次为5000个品次(一个产品有一个企业过评算一次);5、用IMS、米内等2024年1-9月份数据,复核到全年约为一万亿规模(公立医院),这是基础数据。

5.1 集采中选与非中选数据对比

11-1.png

(信息来源:IMS  米内 药融云等  风云药谈整理)

5.2 集采产品市场总规模变化

11-2.png

(信息来源:IMS  米内 药融云等  风云药谈整理)

5.3 2-9批次单产品中选获得首年规模情况对比

11-3.png

(信息来源:IMS  米内 药融云等  风云药谈整理)

6、接下来根据上面的数据简单算个账

6.1 中选产品的市场规模1655中选品次-40参比中选品次=1615个国产中选品次839亿/1615个品次=5200万元/中选单品次839+213=1025亿元,这是过评产品总规模

1025亿元/5000个品次=2050元/过评品次从最开始过评的费用到2021年(第九批国采是2023年11月,立项开始花钱最晚在2021年),按着当时的市场费用,平均算每个产品保守约600万/产品过评。

5000品次*600万元=约300亿元(过评产品总投入)备注:自己觉得平均单品投入多少就算多少,算1000万就是500亿总投入。按着,企业算700家企业(含B证)

300亿元/700家企业=4286万元/企业(平均投入)

1025亿元/700家企业=1.46亿元/企业(每年)

投入是一次性的,获利是持续的过程。大家,都不喜欢被平均,但是,没有更好的统计办法;除非是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算,欢迎有精力的朋友做个统计(可以提供数据)。最终盈利与否,只有自己企业的核心人员清楚。但是,集采获利的逻辑肯定是发生了变化,未来参与集采还能有多少获利预期,要看第十批的相关规则、企业的产业链综合成本优势。

作者:张廷杰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