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冠病毒的“血浆疗法”:借用别人的武器对抗自己身体里的敌人

2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发布这样一条让人振奋的好消息——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特异性免疫血浆,临床上新冠特免血浆治疗发挥了可观的效果,治疗的危重病人已经超过了10人。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也呼吁——恳请康复患者在这场抗疫阻击战的关键时期,积极献出自己的血浆,共同救治还在与冠状病毒作斗争中的病人。因为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新冠病毒抗体——而他的妻子积极响应号召,已经成为了捐献血浆的志愿者。

截至2月1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7934例(其中重症病例1064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844例,累计死亡病例1770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0548例,现有疑似病例7264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4601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0539人

虽然上涨的数目在日益下降,然而目前的治疗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这一“血浆疗法”,直接将抗体作用于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一线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血浆疗法的原理

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这一原理建立在人体的免疫机制的基础上——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后天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它能识别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在抗原刺激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般以下过程——首先,对外来抗原识别、处理和呈递(感应阶段)。接着,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最后,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是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并对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疗。

血浆疗法的例子

特异性免疫预防和治疗人类传染病已早有先例。

早期时候,人们通过从被感染的动物的血浆中寻找特异性抗体并对相应人群进行注射,短期免疫化以对抗感染病原体。

此外,幸存者血液中的抗埃博拉病毒抗体能对受感染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一些病人已经在其他治疗的基础上注射了这些康复血液或血浆,目前,西非已经有上千人从埃博拉感染中康复,其中很多人都是潜在的捐献者。

同样的,SARS时期,就曾有被感染者通过输注康复者血浆痊愈的病例,临床治疗中,也有利用血浆开展的其他成熟技术,如球蛋白就可从血浆中提取出来。

血浆疗法的几点思考

01安全性问题

新冠病毒特免血浆的采集、制备和系列检测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制备工艺成熟,所需时间短。但是对于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尚未明确,剂量过多、过少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预知的副反应。

对于捐献者来说,由于大病初愈的患者身体虚弱,他们的健康问题也是不得不去考虑的因素。进行血浆治疗时,保证献血者和接受者的安全至关重要。血浆的采集与筛选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与管理,由于血浆成分的复杂性,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反应,谨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02ELISA抗体试剂盒灵敏度问题

目前对于病毒的检测来说,核酸试剂盒检验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问题值得进一步的考量与深究,同样地,如何才能确保检测到的病人的血浆里面含有真正的有效抗体,也会是我们在临床研究中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03供给量较少的问题

血浆来源的限制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截止目前,冠状病毒患者同胞66492人确诊,治愈患者仅仅8096例,8.21:1的需求比例,血浆的供给量收到严重挑战,血浆库的采集与建立可能远远满足不了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人群,这也是医院专家呼吁康复的患者同胞们积极捐献血浆的原因。

对于冠状病毒的科学研究仍然是风雨兼程,鲁迅先生曾说——“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去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句话写在这里,极其应景,也呼吁康复的患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抗击疫情阻击战,让我们同心协力,万众一心,共赢春天!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