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GLP-1红海之争

“GLP-1?又是GLP-1!”

GLP-1在今年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从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减重获批上市,再到礼来的替尔泊肽获批上市,再到现在国内博瑞医药宣布国内制药企业博瑞医药也宣布了其GLP-1R/GIPR双重激动剂BGM0504注射液在II期减重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结果,可以说今年GLP-1快“打起来”了。

透过数据看市场

GLP-1类药物在2024年的市场表现确实非常亮眼,根据Evaluate Pharma的市场预测,到2030年,全球GLP-1类药物的销售额将达到1090亿美元,是2023年的三倍,这表明该类药物的市场潜力巨大,且增长迅速。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29.6亿美元,这一数字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三分之二左右。司美格鲁肽的三款产品——降糖注射版Ozempic、降糖口服版Rybelsus和减重版Wegovy——分别实现了82.87亿美元、15.98亿美元和30.75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6%、31%和74%。尤其是减重版Wegovy,其销售额同比增长74%,达到30.75亿美元,这一数据凸显了肥胖治疗市场的庞大需求和司美格鲁肽在该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礼来的替尔泊肽在2023年的销售额超过了50亿美元,涨幅高达971%,成为礼来公司的新支柱产品。在2024年上半年,替尔泊肽的销售额达到了66.58亿美元,其中降糖版Mounjaro上半年销售额为48.97亿美元,减重版Zepound上半年销售额为17.61亿美元。礼来公司预计,随着产能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替尔泊肽的销售额有望在年底突破百亿美元。

博瑞医药的GLP-1R/GIPR双重激动剂BGM0504注射液在II期减重研究中取得了积极成果。在目标剂量给药24周的结果显示,15mg组体重较基线平均降幅百分比(扣除安慰剂)为18.5%。在相似基线情况下,BGM0504较短周期给药的减重效果和综合获益非但不逊色于GLP-1赛道双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长周期疗效,甚至在很多指标上有更好的表现。这意味着BGM0504在未来可能成为市场上的又一有力竞争者。

从“GLP-1双雄”到“逐鹿群雄”

曾经,GLP-1药物市场上,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以其卓越的疗效形成了两强对峙的局面。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利润空间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纷纷加入到GLP-1药物的研发和市场竞争中来。

目前,全球范围内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GLP-1药物超过100种,其中近半数由国内药企研发。这一现象也无不反映出GLP-1类药物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本土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力图在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外药企都在全力以赴,希望能够抓住机遇,分享GLP-1药物带来的丰厚红利。显然,那些能够迅速扩大产能、加速产品上市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在GLP-1药物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收益。

7-1.png

数据截止至2024年1月31日(图片来源:药融云)

7-2.png

(图片来源:医药魔方,华福研究所)

打败“药王”然后成为“新的药王”

在当前的医药市场中,GLP-1类药物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随着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强劲市场表现,全球及国产药王的宝座似乎已在它们之间展开角逐。尽管司美格鲁肽的增速相较于去年有所放缓,但它在减重和降糖领域的卓越疗效,使其依然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有望冲击“全球药王”的称号。

2024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接近默沙东旗下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的上半年销售额142.17亿美元。Keytruda作为当前的“药王”,其市场地位一直由默沙东稳固保持。然而,司美格鲁肽的快速增长表明,GLP-1类药物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动力。

全球GLP-1类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2030年全球GLP-1类药物的销售额将达到1090亿美元,是2023年的三倍。这一增长预期不仅反映了GLP-1类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方面的显著效果,也预示了其在未来医药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国产GLP-1类药物也在迅速发展,国内药企如华东医药、恒瑞医药等纷纷布局这一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药物和生物类似药,力图在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随着国产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上市,预计未来几年内,国产GLP-1类药物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话说,全球及国产药王从GLP-1药物中产生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了。那国产的药王又会是谁呢?

信达生物的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IBI362)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一项II期临床研究中,玛仕度肽9mg剂量组在24周后与安慰剂相比,受试者体重相对基线的平均百分比变化达到了-15.4%,体重较基线的平均变化与安慰剂组差值为-14.7kg。此外,玛仕度肽还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信达生物计划于近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玛仕度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其首个减重适应症已于2024年初获受理。

甘李药业也在GLP-1药物领域取得了进展,其在研的GZR18注射液(GLP-1受体激动剂)正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用于2型糖尿病(T2DM)、肥胖及超重体重管理。在Ib/IIa期研究中,GZR18展现出了显著的减重效果,一周一次给药组体重较安慰剂的平均百分比下降18.6%,两周一次给药组体重较安慰剂的平均百分比下降13.5%。此外,GZR18注射液在IIb期临床试验中30周减重17.29%。

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推进GLP-1药物的研发和上市,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和药品上市申请的提交,它们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国产GLP-1药物的领军企业。随着国产GLP-1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上市,预计将对目前由诺和诺德及礼来公司两家巨头主导的市场形成冲击。

未来展望

在GLP-1药物的领域,未来的前景无疑是充满希望的,但同时,它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的市场环境要求药企必须具备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有创新和疗效,还要有差异化的优势和更广泛的适应症。

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士不仅要求GLP-1药物能够降糖和减重,还期待这些药物能够有更好的依从性,比如通过更便捷的给药方式,如口服剂型,以及更长的药效持续时间,从而减少注射的频率。

在这样的市场压力下,药企必须追求“既要...又要...也要...”的极致化策略。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药物的研发上不断突破,不仅要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要在药物的剂型、给药方式、副作用管理、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创新。

总之,GLP-1药物的未来是光明的,但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药企必须准备好迎接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挑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动自己达到更高的标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GLP-1药物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患者和市场的信任和支持。

参考资料

其余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