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七我提议延长假期,开工却败给口罩
腊月二十七,在评论完疫情下武汉还推广旅游后,基于对传染病学浅薄的了解和非典时期的案例,我写了《肺炎面前,能否延长假期?》。腊月二十八,稿子发布。
面对延长假期的提议,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但相关机构随后推出了延长假期的通知,而且很快各地再次推迟了年后上班时间。
随着开工时间的临近,从2月5号起,我突然发现各地对于人员的流动管控越来越严了。济南疫情管控升级,所有村居一律24小时封闭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村居的概念包括村、社区、小区、单位等。
石家庄也实施社区封闭管理。
至于类似深圳、珠海等城市大部分公交线路停运,相比于北方地区的年初二三就开始取消所有公交、长途大巴而言,已经算是最大的宽松。在一些城市,规定一家每两天只能出门一人买菜等活动,也成了常态。
为何随着我们预想的年后14天周期越近,大家反而越严格?是否有爆发趋势,我们暂且不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口罩依然不够用。
云南大理截停征用外地口罩应急,并且第一时间送到医疗前线。
河南这次疫情防控一直被视为楷模,但前线口罩等护具也是紧缺。人民日报出来为河南募集,毕竟截止2月3号,信阳市中心医院N95口罩库存只有88个。防护服之类的医疗专用品先不算,全市三天光N95口罩就可以消耗掉一万三千个。
普通人的日子也不好过,有的开始翻箱倒柜,结果找出来2016年的普通口罩。
有的段子般的贴出来网图,“说(口罩)可以反复使用报告蒸了3分钟,结果变成了这样,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图是网图,但我相信肯定有这样试过的。毕竟这个时间段,没人舍得浪费一个口罩。想起来昨天有邻居问我怎么才能重复利用口罩,我还回答“酒精未必有效,如果可以,试着蒸一下”,在此表示歉意,别听我的了,我在老家能蒸能煮的,是自己做的棉布棉花口罩。
这么严重缺货,口罩厂就不生产了吗?
因为没有预计到这个市场空缺,企业可能根本没备下这么多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疗器械大企业鱼跃医疗就因为物料短缺,公司口罩停止生产。
医院及普通民众每天对于口罩庞大的消耗量空缺,目前为止依然无法解决。公共场合,为了防控需求又不得不规定必须戴上口罩。对于当地没有口罩企业的区域而言,新建口罩厂仿佛是最实际的路子。但设备、工艺、厂房及医疗器械审批制度的限制,使得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投产。
无法开源,那就尽可能节流。医疗一线的使用是不能避免的,所以降低普通民众的消耗量成为必须选项。虽然单个普通民众的消耗数量不大,但架不住十几亿级别的人口基数。即使十分之一的使用减少,每天也可以省下千万数量的口罩。加严管控,绝对封闭,是条暂时可行方案。毕竟减少染病人数,相对于增加治疗人数要容易一些,也更经济实惠。
没有便携式护具(口罩),那就选择用放弃机动性(人员封闭在家)来补偿,战场上的道理放这依然有效。临近开工,口罩成了一个决定能否返回企业的重要因素。特效药此时非常急需,口罩同样重要。这个时候防控是继续延长假期,还是依靠口罩,已不方便再做评论。希望不要让开工时间,败给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