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集采临近,身处优质赛道的龙头公司,投资价值几何?
无论是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的发展趋势,还是基于解决临床上未被满足的需求考量,糖尿病已经成为优质赛道。
从医学角度看,除了高血压、心脏病以外,糖尿病也是三大慢性病之一。由于糖尿病目前无法有效根治,因此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具有“成瘾性”特点。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打药物。近年来,国家已经进行了四批五轮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预计胰岛素会成为下一批集采品种。
一、胰岛素销售占比最大,新型降糖药增速快
所谓糖尿病,是指一种以长时间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诱发糖尿病的病因可能是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环境因素,例如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按照致病机理,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因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被破坏而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5%,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由于机体产生胰岛素抗性,也就是体内细胞无法对胰岛素正常响应所致,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也被称作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
1型、2型糖尿病致病机理 数据来源:Genovate、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由于糖尿病目前无法有效根治,现有的治疗方案是以实时血糖含量为参考,通过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类药物等手段,将血糖含量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因此,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同时也催生了一些血糖监测公司,例如美国德康(2019年全美市占率57.5%,排行第一)、雅培、美敦力、Senseonics等外资巨头,国内的三诺生物、乐普医疗、鱼跃医疗等。
目前,糖尿病药物治疗主要有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两大类。其中,化学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DPP-4抑制剂(如阿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和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等;注射胰岛素主要为胰岛素及类似物(一代至三代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
我国糖尿病治疗药物情况总结 资料来源:仁会生物招股说明书、平安证券研究所
从市场销售看,美国糖尿病市场中胰岛素销售占比超过50%以上,其次为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
对比而言,我国2019年样本医院糖尿病药物销售额为72.22亿元,同比增长8.82%。糖尿病药品市场结构方面,我国仍以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传统口服降糖药为主体,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以及GLP-1激动剂等占比相对较小。其中,具备明显临床优势的SGLT-2抑制剂占比仅1.1%。
2019年国内样本医院糖尿病药物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Wind、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反过来,全球市场方面,DPP-4、SGLT-2等新型降糖药占比较高,且已进入上升通道,SGLT-2占比近10%。
这主要是由于,自2017年起作为新一代治疗糖尿病的SGLT-2抑制剂销售增速加快。例如,恩格列净已成为2型糖尿病合并CVD(心血管疾病)或高危/极高危患者的一线姜汤治疗选择,因其具备明显的临床优势,成为全球处方量最多的SGLT-2抑制剂,并且该药还被纳入了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二、外资巨头占据主导地位
从市场区域看,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其次为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等。
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20-79岁的患者数量已达到1.16亿人,占全球患者的25.1%。根据IDF的预测,到2030/204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41亿/1.47亿人,分别占全球患者数的24.3%/21.0%,患者数量持续为全球第一。
以糖尿病市场销售占比最大的胰岛素为例。2019年,美国胰岛素药物中三代胰岛素占市场份额约85%。而我国胰岛素市场则由诺和诺德、赛诺菲和礼来三家外资巨头占据前三位置。
国内胰岛素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PDB,中信建投
我国三代胰岛素代表企业主要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和联邦制药。2019年,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市场份额占比24%,联邦制药仅1%;其次,甘李的赖脯胰岛素市场份额占比也仅有3%。另外,虽然通化东宝目前也有三代胰岛素产品获批上市,但主要收入来源仍是二代胰岛素产品。
另外,由于SGLT-2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病人肾糖阈,完全不依赖于胰岛素机制实现降糖,临床前景更为广阔,可以与多种药物联用。因此,SGLT-2已经成为热门靶点,目前已有8种SGLT-2抑制剂上市,其中达格列净(阿斯利康)、恩格列净(勃林格殷格翰/礼来)、卡格列净(强生)和艾格列净(默沙东)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并且前3款药物都通过谈判纳入了2019年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反过来,国内SGLT-2抑制剂仅获批4款仿制药,其中恩格列净有豪森药业和科伦药业2家仿制药获批,卡格列净有豪森药业和正大天晴2家仿制药获批,其余的恒瑞医药、东阳光药等SGLT-2抑制剂创新药仍处于临床研发当中。截至2018年底,国内SGLT-2抑制剂市占率仅为0.2%,而海外市场占比高达10%。
此外,根据2018年我国医院化学口服降糖药的销售数据,阿卡波糖占口服降糖药市场份额的33%,位列第一,而二甲双胍排名第二占18%。其中,国内阿卡波糖代表企业是华东医药核心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为国内首仿。
根据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阿卡波糖制剂产品中国国内市场终端销售规模约84亿元。2018年中国阿卡波糖产品市场份额中,拜耳占59.43%,中美华东31.56%,四川绿叶9.01%。
但很可惜,在2020年初进行的第二轮集采招标中,华东医药因报价过高未能中标,这也导致公司股价一路暴跌。反之,原研药企业拜耳制药则报出最低价,成功中标。
可见,从胰岛素和新型降糖药的市场现状不难看出,我国糖尿病市场均由外资巨头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三、胰岛素集采,影响几何?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四批五轮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下一批集采品种,极有可能涵盖胰岛素药物。
归其原因:一方面,我国作为糖尿病世界第一大国,需要通过集采降价来惠及更多患者;另一方面,国内胰岛素市场不仅竞争激烈,而且主要由外资巨头占据主导地位,集采后也有利于推进国产化替代。
去年,武汉市就率先试点进行了胰岛素集采。根据2020年1月武汉市药械联合采购办公室的通报,包括5款重组人胰岛素、16款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1款重组甘精胰岛素都成为投标品种。其中,通化东宝中标了3款重组人胰岛素,2款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
不过,此次武汉带量采购试点的胰岛素不足全国市场的0.7%,总采购量仅为170.57万支,而且价格降幅有限,因此对企业的影响也有限。
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胰岛素市场集中度较高,单纯参加武汉地区胰岛素集采的企业就达到7家,其中有四家为国产企业,竞争非常激烈。
届时,如果进行胰岛素国家专项集采,那么三代胰岛素中的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占总营收比重高达约88%的甘李药业,以及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及注射剂产品占总营收比重约84%的通化东宝,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四、结语
整体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推进,糖尿病市场的投资价值将会逐渐凸显。
但由于外资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优势,加上胰岛素集采临近,国产胰岛素龙头企业能否避免重蹈阿卡波糖集采的覆辙,尽早实现国产替代,一切交由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