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VS 瑞德西韦,谁将成为枪响大赢家?
在2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对于目前的疫情救治工作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也有很多新的探索。
一个是克力芝和中药治疗,一些临床试验正在收集临床信息数据,最近还有一个药物叫瑞德西韦,多家医疗机构正在就这个药物组织开展临床试验,以及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瑞德西韦:从重症到恢复不到24小时
瑞德西韦,能够抑制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RdRP。一个有趣的特点是,抗病毒药大多是针对病毒生存周期中一些至关重要的蛋白开发出来的,比如克立芝,针对的是艾滋病毒的蛋白酶,HIV-1 protease。
针对病毒A设计出来的药物,也可能对类似的病毒BCD有效。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提到可以试用克立芝;
而瑞德西韦,被作为新冠肺炎的潜在药物,于3日在武汉启动了为期85天的临床试验,也是类似的思路。
2 月 1 日凌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短篇报告栏目,报道了美国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治愈的病例。提到在该患者住院的第7天,医生们为他静脉注射了瑞德西韦,次日病情明显好转:血氧浓度上升、肺部啰音消失、食欲有所恢复。
这个案例当然是激动人心的,但是不排除住院期间其他治疗方法的作用,也不排除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所解释的——自身把病毒清掉的情况。
中药:或成抗疫主力军?
至于发布会提及的中药治疗,是否能在本次疫情中帮上大忙?其实,我一直很讨厌去分所谓的中西医。
举个例子:青蒿素。1969年,疟疾肆虐,屠呦呦的研究组科研人员,从包括青蒿在内的200种草药中获得了380多种提取物。看到《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屠呦呦得到启发。
大致通过三步:溶剂泡,把粗液里的酸性或者碱性成分去掉,色谱分离,最终获得第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显示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
青蒿素的研发成功,无疑遵循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古为今用”。传统医学中,这颗草里面的成分,吃了管用;现代科学体系下,药学研究深入到其分子水平。
又比如,柳树皮能用来缓解疼痛和发热,是传统医学;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水杨苷,水解得到了药效更佳的水杨酸。通过改造水杨酸的结构,将它变成阿司匹林,使副作用问题得到了改善,这个就是现代医学。
所以说,传统医学并非一无是处,西医和中医从不是对立的关系,疫情更不是中西医的擂台比武。在典籍、方剂中寻觅到的一丝希望,未尝不可用现代医学的方式将其实现。
要说真有区别,只有两种:有效的医学跟无效的医学。
董卿: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一个微观不过100纳米的病毒,已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瘫痪一个数千万人口的水陆交通枢纽,阻碍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正常生产能力,尤其给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失衡背景下,那些如果能在逻辑上自洽、在现实中得到部分验证的猜想,我们应该给予适度的空间。不管是克力芝、中药治疗,还是瑞德西韦,深严也应宽容,如此我们才有一定的概率,去揭露病毒的真相。
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次疫情是给我们做了一次排查,摸了一次底。对于一些貌似在道德光环之上的文明,有时候可以作出人性中恶的揣测。
大胆地去思考,那些我们暴露出来的弱点,以及在医疗、科研、行政管理体系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参考来源:
1. https://www.gilead.com/news-and-press/company-statements/gilead-sciences-statement-on-the-company-ongoing-response-to-the-2019-new-coronavirus
2. Agostini M L , Andres E L , Sims A C , et al. Coronavirus Susceptibility to the Antiviral Remdesivir (GS-5734) Is Mediated by the Viral Polymerase and the Proofreading Exoribonuclease[J]. mBio, 2018, 9(2):e00221-18.
3. Michelle L. Holshue et al., (2020),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JM, DOI: 10.1056/NEJMoa20011916.
4. 环球网、科学网、英国普罗派乐卫视、微博综艺
5. http://t.cn/R2VXjHA
6.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