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别了,熟悉而又陌生的重庆药交会!

几天的重庆药交会,最吸引人目光的是什么?

是药企卖项链?是举着牌子无奈阻挡的保安大叔?是某药企一不留神的“一次性评价”广告?还是趁机浑水摸鱼,组织大爷大妈进行小众传销的养生课堂?

在国家带量采购如火如荼强力推进的背景下,在“过评中标是死、过评不中标是死、不过评是死”的大背景下,医药人的焦虑时刻漫延,温暖如春的山城重庆,虽有火锅的麻辣鲜香,但仍然令人感到寒意阵阵。

药交会最初的定位虽然原始,但总能让人有一些收获。当年偶尔参加的几次药交会,人头攒动,高音喇叭宣传的声音此起彼伏,更有甚者出动了网红、模特全场举牌走动宣传,很多药企的展位上,代理商、经销商、厂家就像穿着一条裤子的兄弟,你好我好,相谈甚欢。白天谈业务,晚上喝大酒。酒席间推杯换盏,笑谈风云,业务自然而然就谈成了。

时过境迁。这才几年,随着两票制、带量采购等组织拳的纷至沓来,很多药企受不了这种高压式的政策“出清”。如今,原研药失去了独家分组的护身符,“高价中标高费用开路”的时代已然灰飞烟灭,在“降价生存、以价换量”紧箍咒的约束下,原研药与过评的仿制药无奈地被裹挟至滚滚降价潮流中去,市场销售结构也将在提质降价的大环境下发生剧烈改变,合规阳光的“低价格、低费率”时代已经到来。同时,医保控费领域正在大力推进按病种付费、DRGs等新型控费方式,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控制,将进行极大改善。药品价格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岂能独善其身?以新公布的国家新版医药目录为例,据粗略统计,本身数量就少的中药注射剂其中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的不在少数,受限品种中,有限制使用范围的、有限制限制适应症和限重症患者的,而且受限的品种普遍市场体量较大。在此背景下,福建、广东、浙江、安徽等省市陆续对用量大、价格高、辅助性治疗药品制定了重点用药监控政策,锁定的是不合理用药行为,调节的是医疗机构用药结构。而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规定,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药企有转行卖耗材、卖保健品的,有直接离开医药圈开饭店、办物流的,留在药品领域的,往往也是呈现愁云惨淡状。

虽然药交会上仍然人山人海,但仔细一看,具有良好前景的创新药甚至有一定市场的原研药、过评仿制药少之又少,大型医药集团也渐渐很少参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展会。于是,有的精明药企为了吸引精准流量,转而参助专题政策性论坛、会议。一时间,重庆药交会上大大小小的颁奖典礼络绎不绝,这个情景有点搞笑:一边4+7不停碎片式降价,一边领着金光闪闪的奖杯,一边带量采购没中标下台,一边却成了业内营销领军者纷纷上台,这样的情景,有没有一丝分裂感??

越是政策急剧变化的时候,越应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而不是心态浮躁。但重庆药交会,仍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个交际的圈子、喝酒的场子,很多人参加个论坛,除了炫个PPT发个朋友圈,主要的思路仍然停留在晚上吃什么、打卡玩什么的阶段。至于来到重庆学到什么反而是其次,这样的氛围下,理性思考越来越少,资源整合少之有少,是否失去了新形势下药交会应有的初心?!

从2012年开始,就有人在高喊招标大年,但年年喊狼来了,几乎狼都没来。当2018年狼真的来的时候,很多药企反而没有了从容应对的淡定,除了惊慌失措就是上演一幕幕的囚徒困境,时代在变,不换思路,就会坐以待毙。

新形势下,药企要反思的有很多,与其参加这样熙熙攘攘的药交会,不如关上手机独处一室静心思考未来的路在何方。没有了几倍空间的产品,究竟如何才能通过专业推广赢得市场?!

未来的路很窄,未来的路也很宽广!就看药企怎么去想?!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