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立项前的必备环节
近日,有传言某药企解散了带量采购品种的销售团队,在业界引发了各种讨论,涉及到的销售人员、立项人员纷纷表示“鸭梨山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研的仿制药还要继续吗?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4+7带量采购及采购省份扩容,加速了仿制药降价,迫使优质企业放弃低端仿制药研发,从而转向高值仿制药及创新药。何为低端仿制药?小编认为满足研发无门槛、生产无压力、竞争企业多,这几条足够称之为低端仿制药。
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研发立项前最重要的是看市场格局,要进入的领域是红海还是蓝海?蛋糕是刚开始分还是已经只剩下面包渣渣?其次,同样的领域在研品种/企业有多少?回答以上两个最最基础的问题后,再立项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