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药品招标联动福建在即!请药企抓住最后机会!
请药企抓住最后机会!山东药品招标联动福建在即!
2019年9月30日深夜,山东省药品招标下发一则《关于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挂网产品价格联动的补充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及:有省级最低中标或挂网价格,但未按要求提供的,提交虚假价格信息的,省平台将予以撤网,两年内不得重新挂网,并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此次补充填报时间段为:2019年9月30日10:00至2019年10月12日17:00!
至今为止,大家最关心的当然属福建价格!在药招界的同仁们共同努力咨询下,福建价格终于被纳入山东药品招标采购联动的省份范围。但是,福建究竟是不是省级集中采购?这一点至今成为业内的“疑案”!理由有两点:
01福建本身并不是药品集中采购
2017年福建十标即将结束的时候,福建药招曾经明确表态,福建在官网公开的最高销售限价并不指向任何企业、产品!并明确承诺不公布挂网企业的最后挂网价!
02多省已经明确不采福建价格
烧脑的福建药招价格,继在四川省、云南省、北京市等省碰壁后,近日,湖南省在即将开始的集中采购价格联动中也正式给出了明确答复:不采集福建价格!
按上述逻辑,福建并不明确认为自己是传统的“省级集中采购”,而是“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并且,所公开的销售限价由于涉及“四通用”的产品,并不是单一企业产品最终的挂网价。因此,此“销售限价”非“中标价”也非“挂网价”,多省不采完全是行得通、可以解释的。但不知为何一向行事谨慎的山东药招就非要采福建价格不可?笔者认为,山东药招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价格下降空间大,山东没有理由不做
4+7及全国联采扩围后,价格下降空间较大,直接震惊了医药圈、影响了股市。另一个因素是前期《问政山东》栏目公开质疑济南、泰安等地存在的同药不同价问题。为此,山东省医疗保障局主要领导曾在在《问政山东》节目现场表示,对药品价格差额比较大、差异度比较高的药品,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解决,真心让人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二、 大数据让低价无处遁身
从经验判断,要想取得某一个省的价格,无非通过三个途径:1、向省招标办发函索要数据;2、通过国管平台抓取数据;3、通过第三方平台收集数据。强大的大数据平台,让许多所谓承诺不公开价格的省级、市级(GPO)甚至医疗机构线上数据无处遁身。现在一个省要想拿到全国最低价,措施太丰富、理由很充足,企业根本无从逃避。
三、 药企“助攻”
当一个价格想要模糊但却成为药企的热点时,尤其是在招标通知下发的48小时内,相关关键词频上热搜(药企电话咨询、反复现场询问)之时,从集采部门的角度,必须要正视提问,给予明确回应。
四、 市场竞争因素
即使集采部门不采价格,市场竞争主体之间的因素往往会左右事情的发展。这一切,缘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分崩离析后,各地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为彰显阳光、透明、公平、公开,实施的价格公示步骤:如有异议,欢迎投诉!于是很多企业自己把自己埋进了低价之坑,同时,再把对手价格拉下来。一个省的招标能管至少两年,如果通过投诉把对手的地盘抢占,那真是一劳永逸,比开多少次学术会、沙龙会要有成效的多。
因此,山东药招联动福建价格,“内因”是招标组织方有降价需求,“外因”是企业有主动竞争的意愿。既然药企关注了某一个省的价格,那么何乐而不为,不如一起把疑虑坐实,把悬案破解。
归根结底,山东药招是受到了方方面面降价的压力,其大环境是山东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就像一家公司一样,如何实现全年经营指标?无非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在药价已经成为敏感的热点之后,取一个药品低价那真是再正常不过。如果有企业询问为什么采集福建价格?得到的答案很简单:我不要你以为,我只要我以为!
此次补发的通知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个警示,也可以做是一个机会。填与不填,价格就在那里。医药人还是醒醒吧,以后遇到什么GPO、医联体议价说价格不公开,最好的回应就是“反手一张过去的CD”。经历了这么多风雨后,别的都不要信,唯一深信的只有一点:坚持,就是胜利。活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