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动不动就迟发一两个月,我们必须有一个要离开X药企---”
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药企。原本以为两人还都在质检部双宿双栖,没想到老公选择了离职。究其原因,“工资动不动就迟发一两个月,我们必须有一个要离开X药企,不然一遇到延迟发钱,两个人只能都干瞪眼。”
至于新应聘的药企工资,和之前并无什么差异。也存在延迟发工资的状况,但“至少能错开时间了,她没钱的时候,我这可能有。我延迟了,她可能正好这个月发上几个月的工资。”
夫妻俩人为选择错峰发工资,听上去是笑话,但却是现状。再问该省某地级市药企从业人员的薪资,“原来谈的各类工资补贴到手差不多五千多,但最多的一个月只有四千五,有几个月只发了三千多”。说这话的是另位朋友,名副其实的双证侠,连考两年,拿下了中药执业药师加西药执业药师。你说他没实力,只是靠运气?正规211/985院校出来的本科生,毕业也十多年了。从注射剂到中药饮片,全摸索了一遍了,但依然过不好这凄惨的中年时代。
考虑到还和老婆孩子两地分居,我建议他回家看看机会。“算了吧,H市那边更不好,拖工资能达到五六个月,社保更是能晚个小半年。这家公司至少还能按时发下来。最可气的是,当地的药企对于晚发工资觉得是正常现象,你要求按时发工资,会被当成傻子一样看。”
我本想劝他搞点副业,结果是“至于挂证赚点钱,现在是想都不要想了。在药企能挣到钱,更是难上加难。”一个个有学历有能力的中年人,却败给了这个大环境,制药业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当然也可以说得好听点,叫产业重组。
当一个行业出现颓势,最明显的就是大型企业高层的纷纷离职。据健时局的报道,2019年以来,已有21家药企董事长、总经理离职。
截图自健时局稿件《又辞一个!9月未至,今年已有21个药企董事长离职!》
如果基层离职意味着自己的小生活难以继日,那么高层离职则意味着行业前途坎坷。虽然工资迟发了,也少发了,但对于制药人员而言,其责任与风险反而更大了。新药品法第一百一十八条 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除了法人及主要负责人外,“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啥意思?就是说,不管你啥职位,都有可能被终身禁止从业,罚款你可能交得起。断你饭碗,你受得了吗?你问我支持吗?肯定支持啊!哪怕你是一个负责成品包装的,也是帮凶!你一个帮凶一个月工资多少?上面的那个负责生产工艺的中年人到手4500,你估计不会超过这个数。合算吗?现在干啥挣不了四千块?再说了,你老板现在能发下工资来,也未必是现在盈利啊?
老板靠着积蓄或者其他的渠道维持企业生存,自然是无法给员工一个很好的待遇。我们个人能做的要么是凭借出众的水平技术,在险象环生的制药界登到金字塔上段,要么早点改行。反正目前的状态是明显活不下这么多药企,当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乐观心态,那就当我没说。如果说在两票制、4+7之前,做药代的挣到了大钱,但可笑的是做制药的,当时却没有拿到高薪;如今药代收入也缩水了,制药的日子却更加难过。或许倾巢之下,可能多数蛋是真的要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