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英雄远征》揭示的药企规则
这个周好电影颇多,《蜘蛛侠英雄远征》算得上是一部集剧情及视觉享受的大片。看罢心情甚好,突发奇思,这片子原来也能和医药行业挂上钩。
规则一,细节缺陷影响整体药品质量,而且会导致缺陷扩大化,领导层要有先见之明。
当蜘蛛侠小女友,拿走被击落的投影仪后,神秘客团队灯光投影师表示少了一个也无所谓。但神秘客则明确提出,“公司财产一个都不能少!坚持三个最严,努力确保整体效果完美完善,要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视觉欺骗体验。”于是,有效抵制了蜘蛛侠的前期反扑。
药企质量无大小,很多时候一个小小操作失误,不会即时体现出来。比如糖衣片在包衣过程水份含量不适宜,会导致裂片。
但并非短期就会发生,可能经过漫长的一两年,才会出现裂片现象。如果本身药品保质期定的比较短,甚至根本无需理会,因为药品等不到这天就被使用了。但保质期长的药品,则会面临顾客的投诉,药监部门抽检不合格的通报。
规则二,药品营销或者吸引投资离不开技术部门的支持,但把噱头和流量放到某个人身上为药品代言,比展示整个团队更有吸引力。
要说神秘客的幕后团队,集结了很多二线甚至一线的科研、营销人员。其开发的全息投影娱乐设施,能以假乱真的蒙过神盾局局长独眼龙老黑同志,可见确实是技术精湛。以一人身份对外,隐藏实力研发团队。使得能够获得神盾局的资金扶持,顺利拿到国家补贴。能为团队挣钱,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酒馆庆祝那一幕,可谓是农奴翻身做主人,股票高价换现金。如果是以团队形式出头呢,估计只能拿到某个演艺公司的订单了。适当的包装主要人员,隐藏整体,是营销必须要认真对待的。
药企、研发中心,要获得国字头的政府投资,或者需求金主亦是如此。重大项目仅靠自己公司那点资金,远远不够。如果有一个能形成正面流量的人出现,那么就可以事半功倍。一是因为单个人比团队更容易被大众记住,具有广告效应,可以为金主带来更大的正面宣传;二是单个人更具有神秘性,具有潜在的营销空间,这也是很多大陆企业找港台明星做形象代言人的原因。
规则三,不能依赖设备,制药设备工业4.0的噱头吹的越响亮,制药行业越缺少适合的人。
神秘客团队有没有能赤身肉搏的?没有,全是高精人才。依赖的是无人攻击飞机,全球战略卫星,全息声光投影。有没有机会干掉或者活捉蜘蛛侠?在诱骗蜘蛛侠进入假神盾局后,有大把的机会。但没能实施,原因在哪?除了神秘客,其他的人连枪都不屑于拿起。把蜘蛛侠折腾的七荤八素,也是借力蜘蛛侠的反抗力来实现。吊塔,混凝土砖墙,碎玻璃,享受技术带来快感的同时,也错过了一拥而上活捉蜘蛛侠的机会。甚至到了最后,神秘客也只是拿了一只手枪来搞偷袭。这太有失幕后黑手的身份了,最起码的近身保镖应该配备的。如果现场能多几个职业打手,蜘蛛侠早灭了八百回了。
药企也是如此,有些设备是真的需要。有的设备完全是为了一个“提升工业化”的噱头。过度依赖、相信设备的智能化,不考虑设备的操作人员。盲目相信高精人员的统筹布局,却忽略了那些一线人员的实用性。设备,即使牛如钢铁侠的伊迪丝眼镜,也只是一个追踪、搜索、攻击系统。甚至没有基本的逻辑能力都没有,蜘蛛侠只是想拦截那张半裸的照片,却派出了杀手无人机。这大概相当于给口服药品增加了内毒素检测项目,看着很严谨,其实是很死板、教条。就目前的制药业水平,就不要一味宣传工业4.0了,我们离智能制造还差的很远很远。为了一个噱头花冤枉钱,实在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