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淘宝叠猫猫,确定医疗市场是种怎样体验?
端午节,加入了一只叠猫猫队伍。当然,这篇稿子和马云没什么关系,目前尚未收到淘宝方任何赞助费用,京东不用因此感到被忽视。
几经组队,我发现叠猫猫里提示了医疗市场的一些规则。
一,如果企业不够强,开拓的医疗市场越大,则越有利于对手。
叠猫猫赢家通吃,喵币速度不光取决于自己队伍等级/人数,也取决于对手等级/人数。任何一方的级别上升,都会提高喵喵币增长速度。只要你的队伍一直保持优势状态,那么对方相当于一直是为你免费打工。
这一点,非常像现在的医疗器械市场,比如医院检验科。我们知道一些高值项目,比如同型半胱氨酸检测,β2微球蛋白检测等。因为试剂单价较高,在很多小乡镇医院是没有开展的。一些小企业会见缝插针,积极配合医院检验科工作,前期大量投资购买设备,帮检验科完成硬件方面建设,以求获得试剂的供应渠道。
这些小医院,是大企业没看到吗?不是,前期大企业通过承包医院或者完善的渠道,已经对主要医院取得了控制权。大医院意味着不缺病患,而且较高的流通使用频次,基本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进入小医院,前期需要垫付一些设备,短期看,得不偿失。但等小企业对医院进行改造后,就不再是这么回事了,大企业之前的“看不上”就会变成“苍蝇再小也是肉”。计划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这种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会被不断放大,导致小企业疲于开拓市场,免费为大企业修桥铺路,却拿不到更多的利润。
二,药企稳定的人才储备,造就前期发展优势,是赢取最终胜利的先决条件。
对于叠猫猫队伍而言,队员是可以跳槽的,但队长只能继续下去,不得加入其它队伍。而叠猫猫队伍的等级是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自己队伍及对手的实力。如果前期没有优势,后期会难以吸引人加入。这就需要队伍有个稳定的等级基础(人才储备),至少不要落后于对方太多,才有机会战胜对方。
企业也是如此,前期成员的稳定对企业至关重要。不同于对叠猫猫对手的联系方式一无所知,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同类企业的了解远远超过叠猫猫。所以现实生活中,一个新人从一家企业不稳定的人员结构,可以迅速分析出企业的发展潜力。因为同叠猫猫一样,大多数企业职员都是待的越久,获利越多。如果人员不稳定,说明企业获利能力有限,无法养住人才。所以一个人才储备能力,关乎企业生死。尤其是药企销售人员,他们的信息来源更为宽广,面对外界的诱惑更加错综复杂。可以明确看到对方薪资增长速度和自身能力(叠猫猫等级),选择跳槽是有极大可能性的。所以企业务必有手段留住人才,比如较高工资加情感(叠猫猫队员在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关系);比如能者多酬的价值观(叠猫猫队员拉到新人加入后,自己会获利更多)等。
三,小药企越来越难做,除非有新品种。
必须承认,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叠猫猫中你可能选到一个很弱的对手,也可能选到一个很强的竞赛方,这难以改变。
在你选择到一个很弱的对手时,相当于你的某一产品优势远远超过对方。靠单一品种拳头药物取胜,可能会成为未来医药市场的趋势。这非常利于市场资源整合,集中优势能力做单一产品,避免大家产品撞车。4+7带量销售,也是对这个思路的一种肯定。让企业拿出最过硬的产品来投入市场,带量采购增加压力,减少其他同一类药物的生产企业数量。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四,要主动迎合市场、政策,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就是好思路。
进入叠猫猫团队是从一个医药行业群进入的。大家都知道,之前网络论坛被微信分流严重。但现在很多行业群,也是处于一个鸦雀无声的状态。因为谈论行业外话题容易显得不专业,纯行业话题,又没那么多。当一个群不活跃,那么其生命力也就不会顽强,活跃群员、有能力的群员也会流失。就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小程序和各类推广。因为占面积太大,很容易产生刷屏。但如果一个群里主要活跃人员都主动想着参与一个推广活动,那这个活动就应该被支持。
之前的两票制,和最近的4+7,都是国家实施的一个医疗流通方案。缺陷有吗?肯定有,而且会破坏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从全局来看,两票制是受到大多数人欢迎的。这种情况下,还选择对抗,是非常不明智的。作为企业,我们可以去引导市场行为,但大势所趋下,更要积极迎合市场。做药企,是为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能获利,这点千万不要搞错。
好了,趁着还没上班,收获的喵喵币也充足,我要去合猫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