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关于“科创板热”的冷思考

2018年11月5日,习总书记在上海进博会期间宣布:上海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登时资本市场沸腾了,各大券商、财经媒体对该事件态度不一,但总体上还是对未来的具体执行细则充满期待。作为众多期待者之一,小编不太关心科创板能不能留住今日头条,主要还是关注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公司能否多一个融资渠道,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是小编对医疗健康行业情有独钟,只是因为小编工作在这个行业。下面,小编就对上市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方面做一点猜测,与大家探讨。

一、由审批制向注册制的改革

公司上市审批的注册制,有点类似于药品临床试验中的备案制。注册制强调信息公开、事后监管,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核准手段,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广为流行。早在十年前,就有专家呼吁在我国实行这种制度。这次的注册制试点,可谓是朝国际市场迈进了一步。但是,不容忽略地一个中国特色是:在开放市场的过程中,经常面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证监会在简政放权后,如何有效监管注册制的推行,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拟上市公司的标准过高,恐怕还会导致优质创新企业外流;如果标准太低,那可能就是另一个新三板。

二、关于估值标准

在谈估值之前,我们需要先清楚两点:首先,目前国内医疗健康行业的初创公司普遍估值偏高,而且基本是高出投资机构心理预期的一倍甚至数倍。第二,鉴于科创板股票的高风险性,决定了证监会对科创板投资者设立的门槛不会太低(小编认为会参照新三板的投资者门槛)。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上市的估值标准该如何订呢。如果按创业公司自己定的估值,恐怕上市后的破发会非常严重,因为他们毕竟面临是一群精明的投资者(不像A股,还有散户兜底)如果按照投资机构的估值标准,那么估值偏高的初创公司还回来科创板上市吗?

三、锁定期及套现规则

当前,国内资本方关注其资金如何尽快套现。因此,锁定期及套现规则也是资本方面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何制定一个让资本方觉得划算以及让二级市场投资者觉得安全的套现及信息披露规则是摆在证监会面前的一个难题。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