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17种抗癌药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10月10日早间,医保局公布重磅新闻,17种抗癌药终于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目录。据业内数据显示,有进口药最高降幅达71%,引得业内外一片欢欣鼓舞。但是,小编认为,17种抗癌药成功谈判后,“征程”才刚刚开始。

2016/2017年谈判品种全国全部落地VS入院困难、二次议价

2016年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以及替诺福韦酯价格谈判成功并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开启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序幕。之后2017年36个药品谈判成功进入乙类目录,药品价格谈判成功后,全国全部省份已落实国家谈判药品品种。

本次谈判品种,按照要求,各省(区、市)医疗保险主管部门不得将谈判药品调出目录,也不得调整限定支付范围。目前未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统筹地区,也要按规定及时将这些药品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各省(区、市)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要在2018年10月底前将谈判药品按支付标准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挂网。医保经办部门要及时更新信息系统,确保11月底前开始执行。

在药品实际销售中,各省份落地执行医保目录仅是刚刚开始的“征程”。

曾有第一批谈判品种的企业在公开场合表示,虽然各个省份的谈判品种医保目录已经执行,但仍面临入院困难,无法采购的困境,仍需要企业在医院中做大量工作。同时,国家谈判后,在部分地方再进行二次议价。

对于国内创新药,国家谈判后再次遭遇部分地方二次议价,击穿地板价,若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回成本,将是对后续研发创新的一击重拳,这无益于中国医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仍将面临重重阻碍。

价格下来了,量能不能上去?目前看,有些品种并未达到利润预期。

当“薄利多销”只是前者实现,后者无法落实,打的是谁的脸?

医保资金已快穿底的省份?怎么报?

随着老龄化加剧,医保资金越发紧张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城市省份医保资金无法承受高额的抗肿瘤药报销,即便已从几万元下降至几千元,对于钱紧张的地方医保,仍是无法承担的巨大压力。

就好比,买家全部家当只有1000块钱,要求其必须买某件商品,卖家跟他说:“我为显示诚意,已经从几千块钱降到几百块钱,你应该付款。”买家是能够付款,但是买了这个商品,其他必需品则要放弃。

因此,在现实状况中,部分城市医院会出现,谈判药品虽然进入地方医保目录,但医院不进药,患者无法从医院购买,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家出面谈判高值药品降价初衷是期望降低患者负担,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中国太大,每个地方均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如果地方资金短缺,又无国家政策性补贴,地方医保怕无法吃下这一巨额缺口。虽然同为医保局,但各个地方医保“贫富差距”仍然不小,以国家层面谈判的品种,最终需要地方落实,仿佛又回到了“我谈判你买单”的场景。

部分患者仍难享受降价福利,当近在咫尺的福利无法获得时,医患关系还好么?

本次肿瘤药谈判药品大幅下降,引得业内外一片欢呼,大众从各种渠道获得很多抗癌药均降价。当患者满怀期待的去医院问医生自己能否使用其中的药品时,医生说:“不好意思,我们医院没进这种药。”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的情绪,会不会发泄在医生身上?小编想,答案有可能是肯定的......

高值药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对于企业、地方医保、患者来说,才是刚刚开始的“旅程”:在药占比、医保控费、合理用药等多个维度管控医保资金的大环境下,企业、医保、患者是否能够三方均赢?企业降价后销量能否达到预期?医保是否真正使患者用得起高值药?患者能否用得上高值药?从之前的两届谈判药品在市场中的表现来看,三赢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