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投资人都说了什么?
2018年5月18日下午,由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投资人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发表了题为《新药资本的使命与责任》的演讲。田源博士坦陈新药风险投资是九死一生的行业,大多数的投资都最终付诸东流。
田源博士用夫妻关系来比喻新药投资人与科学家之间的关系,强调二者能否融洽地合作是创制新药的关键因素。然而,现阶段我国有科学素养的投资人极度缺乏,不成熟、不专业的投资理念充斥在整个行业当中。科学家们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成本意识,新药投资人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科学家进行平等的对话。
同时,田源博士也指出当下新药投资领域存在的泡沫问题,为行业内的投资人提醒。并总结新药投资是一个赢家通吃、后到先死,高风险的行业。未来谁能平衡好产品时效性与质量性、情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谁就会在竞争中胜出。
香港交易所的钟创新副总裁以《香港资本市场助力新兴及创新产业发展》为主题,向听众介绍了生物科技类企业赴港上市的新规则。
钟创新先生就以下几点阐述企业赴港交所上市的优势
来港上市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企业市值 自港股通开通以来,无论是成交额还是估值,都有了飞速增长。根据以往案例,来港上市的企业基本都可获得相比纽约交易所更高的估值。
审批制度透明、耗时短钟创新副总裁港交所审批过会的高效透明、政策风险极低,并且被否决率非常低。另外,排队等待的时间也非常短
上市后提供高效的多元化再融资渠道
提供长期的自由度和灵活度
醴泽资本的李凯军博士在谈到生物医药模式创新时,表示在模式层面进行创新比较困难。生物医药投资是一个厚重的行业,靠的更多的是投资者丰富的实战经验。对此,李凯军博士通过展示部分醴泽资本的既往投资案例来阐明其投资理念。并且同样指出,未来的生物医药投资高风险、高失败率以及专业投资人极度缺乏的局面不会有太大改变。
专题讨论阶段,围绕“如何筛选优质投资项目”“如何把握投资机遇”“早期项目与成熟项目的焦点和投资方向”三个议题,嘉宾们分享了各自看法与成功经验,并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交流。
与会嘉宾对如何筛选好优质项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和毓承合伙人朱忠远的投资理念比较独特,在国内倾向于利用资本自主创建新药研发公司并组建核心团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的磨合风险。虽然耗费的精力大,但是成功后的收益也大。基石药业就是通和毓承针对目前肿瘤免疫疗法研发趋势,以3T(Topic,Team,Time)策略组建的创新公司。大家对筛选项目的原则:立项质量(治疗效果及差异性)、主创团队的专业性以及项目估值合理性,能够达成共识。
讨论嘉宾对“如何把握投资机遇”问题各抒己见。有些嘉宾认为产品研发进度及同阶段player的数量是评判关键。如果研发进度相对落后一些,则看其是否有颠覆性的创新。同时也有嘉宾提到,不同投资机构的专长、资金量各有差别,但是新药项目投资又是一种高风险、高专业性的投资,所以机构之间应该加强合作。
讨论嘉宾围绕“早期项目与成熟项目的焦点和投资方向”发表了各自见解。嘉宾认为对于投资早期项目,要了解项目的科学前瞻性如何、成果转化的可能性如何;目前嘉宾们关注的早期项目亮点是新作用机制和新靶点。晨兴创投表示相比于投资成熟项目,投资早期项目要求投资团队具有更强的专业性,能够预见该项目的颠覆性创新,并且能够对项目转化给予专业指导,共同推进项目实现成果转化。
本届论坛上,各位资深投资人分享了他们的投资案例、投资理念以及对未来生物药投资的看法,并对未来的生物医药投资充满希望。日后,“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投资人论坛”还对定期邀请业界大咖就生物医药投资领域中的热门领域、行业痛点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附:承办方简介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医药行业咨询服务提供商。公司以国家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为导向,医药卫生行业数据为基础,以专业的数据分析为中心,结合药物市场准入流程及学术推广活动为医药企业提供整套市场解决方案。
自2016年以来,艾美达已成功筹办过两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已通过会议促成部分参会资本与创新企业达成投资协议。目前拥有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下投资专委会的诸多专家资源以及独有项目评价体系。可以提供优质项目筛选、目标项目背景环境研究、项目估值及风险评估、财务顾问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