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从全球已上市靶向药的适应症及靶点,看中国未来竞争红海

在医药行业中,肿瘤药领域是最为火热的,其中靶向药成为火热中最火热的部分,无论是PD系列,还是VEGFR,上市在研产品都非常多。本期,小编梳理了已上市的靶向药,结合其所在适应症及靶点两个维度,从这个方向来看,在未来,靶向药物的红海和蓝海在哪里?

全球上市靶向药截止时间:2017年12月31日。

在下图中,红色通用名药品(适应症)尚未在我国上市,从中可以看到VEGFR2、KIT、EGFR以及PD-1均非常热门,在适应症方面,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成为热门领域。并且,同一药品会涉及到多个适应症领域,或可直接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语言文字还是很单薄的,我们还是直接上图!小伙伴们可以把手机横过来看哟~

2017全球已上市靶向药物适应症-靶点对照表

7-1.jpg

7-2.jpg

7-3.jpg

7-4.jpg

7-5.jpg

看完图表,小伙伴们有没有感觉到压力山大?全球市场中还有如此多的靶向药物尚未进入中国,随着进口药审批的加速,这些药品或将在未来很短时间内便冲进中国市场,届时,中国抗肿瘤靶向药市场又将是另一番光景了。

先不说这么遥远的事情,我们先看看在市场中,到底哪类肿瘤靶向药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整体看来,大分子靶向个体药物总金额相对小分子靶向较高,与其定价体系有一定关系。其中利妥昔单抗荣登靶向药物榜首,其用于治疗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2017年医保目录谈判成功,由原最低中标价16.041元(50ml:0.5g)降到8.289.87元(50ml:0.5g),医保报销限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从当前的医保态势来说,未来能不能获得医保放量,还需要考虑各省份医保资金池的空间。其次为曲妥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分别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或食管胃结合部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

7-6.jpg

在小分子领域中,作为中国靶向药一大适应症--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购药总金额,不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的伊马替尼。当然价格是造成总金额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竞争有多激烈;尤其是在适应症-靶点对照表中,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已经火炸天,未来还有一百余个相关治疗药物在路上,小伙伴们还淡定吗?就像方恩医药董事长张丹博士在首届艾创投系列沙龙活动中所讲,未来创新药若不放眼全球,仅希望国内医保报销,将无法获得应有回报。

此外,尽可能拓展靶向药物适应症也是占领市场的重要环节之一,有自家在研品种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适应症-靶点对照表,来看一看中国近期市场格局如何,未来拿什么与这些即将进入中国的进口药品PK。

作为节前小编给小伙伴们最后一个窝(zao)心(xin)的礼物,我们来年再见啦~~~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