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的角度,如何挑选优质项目?
万众瞩目的第二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终于拉下帷幕,现场参会人数已超两千人,近500家投资机构、400家药企参加了大会,其中有近150家企业进行产品路演展示。创投大会举办的第二届,便取得如此傲人成绩,确实令小编感到震惊。当然,我们会务的小伙伴们已然累成狗(画外音:狗才不会像你们这么累的)。大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大会中的好项目仍在继续,本期,小编带领各位来聊一聊,如何从市场的角度挑选优质项目。
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那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永远是国家最希望解决的一块心病,无论从优先审评还是市场准入上,政策都有明确倾斜,例如:丙肝治疗药物,今年一下子批了六个!国内从一个都没有到六个!这力度杠杠的。此外,还有儿童用药,也是临床需求尚未被满足,在23批拟纳入优先审评名单中,便有13批、38个儿童用药受理号进行公示。
2017年国内首次进口上市的丙肝治疗药品
23批拟纳入优先审评名单-儿童用药受理号
看不清?加艾美达微信群,小编给您递小纸条哈~
药品最终离不开市场,既然是临床中尚未被满足的需求,那么这些需求的放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激励下,相信符合这些条件的项目必将获得资本的青睐。
解决用药问题>解决高价药问题
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药可用,一种是无廉价药可用,这两个方面都成为影响患者用药可及性的鸿沟,能解决这两方面的药品必然在市场中吃香。
对于研发企业和资本来说,解决无药可用的市场是蓝海,解决无廉价药可用的市场是红海。
当市场中根本没有针对性解决方案时,一旦杀出一匹黑马,该领域的大草原必然由这匹黑马独吞。当然药品价格制定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可观的,独占嘛,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前提是不要想进医保,想进医保必然接受降价,在此我们先放一放。
不过,还需要注意的是,想获得广阔市场前景的前提--患者发病率需要足够高,除非是罕见病用药,有足够的政策支持,尤其是产品定价。否则市场容量本身很小的话,想要收回研发成本并获利,对于企业和资本来说,有些雪上加霜。
越热的领域红海厮杀更明显
蓝海领域是人人求之而不易得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支撑,所以获利前景巨大也是可以理解的,所谓风险越高收益越大。相对蓝海,红海中的产品在研发上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怎么都要比First-in-class要容易的多。
举个栗子,最近火炸了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便有六个,截止到2017年5月底,国内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临床试验公示品种共有26个;从2012年到2017年6月20日,CDE申请进口药品24个品种,新药23个品种。除去重复品种,共有63个通用名药品正在走向市场。有木有被吓到了?
国内治疗NSCLC临床试验公示品种信息——小分子化合物(部分)
国内治疗NSCLC临床试验公示品种信息——大分子单抗(部分)
2012年~2017年6月20日CDE申请类型-进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品临床申请明细(部分)
2012年~2017年6月20日CDE申请类型-新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品临床申请明细(部分)
大家看到的是贝达埃克替尼在上市第六年销售额突破十亿大关,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亲们!市场是有时间效应的!第一匹出现的是黑马,第二、三匹勉强能算作灰马,等第四五匹往后,那就是“中华田园马”了,此时拼的是价格、质量以及推广力度。
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究风险小了,但是获利风险大了,所以,老天怎么都是公平的。对于资本来说,要擦亮眼睛,练就火眼金睛。
临床疗效VS上市时间
下面,小编就要唠一唠上市时间对产品的影响了。对于研究者来说,千万不要认为手握优秀的在研项目便万事无忧了。
再举个栗子,丙肝治疗药物,小编从去年便开始盘点丙肝药物,尤其是歌礼的丹诺瑞韦钠片,在2016年年底提交上市申请,于2017年年初进入拟优先审评名单,同阶段,还有十余个丙肝治疗药物拟纳入到优先审评中。
拟纳入优先审评名单--丙肝治疗药物
当时小编相当看好丹诺瑞韦钠片,因为我国市场中还没有针对性治疗丙肝药物上市,这一旦上市,便是丙肝市场中的一匹黑马。但是越往后心越凉,每次新一期盘点就会有其他丙肝药物上市,而丹诺瑞韦钠片则很“淡定”的一直在“在审评审批中”。
人算天算不如CFDA算,总局在2017年4月份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注册申请情况的公告(2017年第42号)》,决定对新收到35个已完成临床试验申报生产或进口的药品注册申请进行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其中便包括歌礼的丹诺瑞韦钠片。
是不是临床数据核查耽误了优先审评速度?小编不得而知,但是小编知道的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已经陆续有六个丙肝药物上市,这对于抢占市场先机来说是绝对的利空。当年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市场,而丹诺瑞韦钠片依然处于“在审评审批中”。
小编在创投大会中有幸聆听了歌礼的路演,在产品介绍过程中,吴总表示,丹诺瑞韦钠片在临床疗效中显著优于对照药品(包含施贵宝和吉利德某些产品),并且已经做了充足的市场推广准备,希望产品在上市后能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题外话,小编在盘点丙肝药物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新上的六个丙肝药物时间相当集中啊!莫非是“上面”故意为之?如果市场中仅有一个药物,价格肯定不好谈判降下来,辣么,六个几乎一起上,呵呵呵呵呵……这….我看着你们打价格战就好了,都省的谈判了,坐山观虎斗。
即将井喷的市场
某些领域,虽然目前来看市场是貌似的蓝海,但是还是需要看这背后的潜在竞争者—在研项目研究。上文举例的丙肝药物已然要接近红海了,下一个看似蓝海的市场会不会又是一个红海的坑?
举个栗子,治疗乳腺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目前国内仅有阿帕替尼上市,市场前景是不是特别棒?别急,来看下潜在竞争者,仅在2016年便有135个治疗乳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申请受理号有状态变更,涉及10个品种、41家企业。当然,临床离上市还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等他们可以销售的时候,市场又必将是另一番光景,但不变的是,上市时间、疗效、价格、准入等等一些列问题都需要考虑。
说了这么多,最后小编总结一下,第二届创投大会中的近150个项目,如何甄别产品市场潜力将成为选一个好项目的重中之重,不仅仅单纯的从临床疗效和市场销售数据说话,更需要结合政策、准入环境、潜在竞争、产品上市期间市场环境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解析,从而判定该药物是否具有资本眼中潜在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