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低价中标后,患者真能享受到新药带来的价值吗?系列报道之依叶

药品进行价格厮杀后,无法承受的企业被迫退出部分市场,而侥幸存活下来的企业,能否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本期,我们以最具临床价值创新药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商品名:依叶)为例,看一看创新药在接受降价后,患者能否顺利的享受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创新性

该药物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适用于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者。我国高血压人群75%以上为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H 型高血压)。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是把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叶酸结合起来,用于治疗H 型高血压,该药品在保持相同降压疗效的基础上,升高血叶酸水平,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从而进一步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近些年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市场销售情况。在艾美达全国样本医院数据库显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其ATC4 C09AA大类下,由2012年2.24%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15年前三季度7.03%,而马来酸依那普利由2012年5.57%降至2015年前三季度4.05%,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2012~2014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7.5%,在销售金额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也远远赶超了马来酸依那普利。

12-1.png

虽然市场销售情况较为乐观,但在依叶上市过程中,同样遭遇了招标的强制降价。在招标过程中,仅单纯的强调全新化合物,而对于复方创新药则作为普通独家品规招标。为保证中标,企业必须接受价格,此处为第一轮降价。在进入医院方面,“二次议价”和“医院药房托管”把依叶同样作为普通国产药,进行第二次强行降价。两次轮番降价,必然要从药品成本的其他方面扣除,例如:产品的推广宣传。由于依叶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价格的大幅降低,利润的减少,这对于疾病和药物宣传的影响不可小觑。

我国大部分高血压人群是H型高血压,但因为各方面原因,很多医生并不了解降低Hcy的重要性,经过宣传对Hcy的危害有了简单了解后,医生倾向于在原有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叶酸制剂,但却忽视了常用大剂量的叶酸(5mg)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

反观外资药,不仅在招标中受到青睐,在进院中“二次议价”和“医院药房托管”后的采购中,也表现出降价幅度的巨大差异。例如:河南,明确规定国产药降价25%~30%,外资药降价5~10%。在利润保证的前提下,外资企业大规模对ARB(沙坦类)降压药进行宣传,而对更具有靶器官保护的ACEI(普利类)药物存在偏见,促使医生更愿意使用进口ARB类药品。

在招标采购中不同的降价幅度,直接导致外资和国内药品利润的巨大差异,相应的推广力度也会减弱,由此导致医生和患者选择药物的不同。换句话说,就是国产新药好不容易拼死拼活挤进了医院,结果医生认可度不高,患者听医生的呀!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

当大部分人认为药品降价后,患者便可以享受国内良心企业的辛苦研发成果时,现实又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没有推广宣传,怕是再好的新药也驾驭不住市场的风波。

作为最具临床价值药品系列报道的最后一期,感谢各位微友与我们一起解读了国产药在中国面临的最真真切切的问题,招标、采购、二次议价、药房托管等等都离不开疯狂降价。在百姓痛心疾首的寻找急救药品,承担高价药的同时,国内良心企业也经历着水深火热的改革。在医改尚未成功之时,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市场的赢家。

最后,以一个对现实的疑问作为系列的结束:在中国,为何高价进口药能一路畅通?而国产药却面临重重阻碍?中国特色的“国家”保护令人费解。其中的原因,相信有些人真不知道,有些人知道,有些人假装不知道。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京ICP 备14033340 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B座1807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