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三座大山的国产新药何以快速前行?--系列报道之康柏西普
最具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和仿制药评选出来了,它们的临床价值也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在这个时候,大众或许认为热热闹闹的评选活动就此结束了,但艾美达却认为,在获得风光颁奖后,鼓励企业研发创新药和高质量的仿制药是目的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这些新药好药顺利、快速的用在患者身上,而这其中招标、入院和医保仍是横在国产新药面前的三座大山。
背负着三座大山的国产新药又何以能快速前行?本期,我们将以最具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康柏西普-真实世界的销售表现,来看一看这三座大山对新药上市销售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康柏西普和进口竞品雷珠单抗在全国医院的使用情况,因两者价格差距较大,为避免金额方面的影响,我们采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销售量作为参考依据。
2014~2015年IMS全国部分省份医院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销量趋势
(点击图片可放大)
全国IMS医院数据显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销售量在每个省份均不相同,甚至部分省份每年波动都非常大。
在辽宁、河南、浙江、福建等省份,新药市场准入环境严苛,并存在对进口药物与国产药物实行差异化管理现象,直接导致康柏西普无法与雷珠单抗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在市场环境相对较好的省份,如山西、四川、上海、黑龙江等省份,在康柏西普上市第二年即达到雷珠单抗销售量的50%,临床替代作用显著。
下面,我们通过解析部分省份在招标、入院和医保政策,深入分析三座大山对新药上市的真实影响。
辽宁
辽宁省在09年招标以后一直没有再次开展相关工作,2011年后实行了6次备案采购。但对于康柏西普来说,这6次备案均采取压低价格模式,要求降价,而非看中临床疗效,也没有申诉的途径和机会,几乎只能放弃辽宁市场。雷珠单抗作为诺华原研进口药,享受进口药在招标入院时的单独定价权,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从IMS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略见一斑:康柏西普销售量不及雷珠单抗2%。
河南
2013年以后,河南省未再进行招标目录更新,康柏西普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河南省招标目录。同时,郑州市大医院严格管控,对于未招标的产品实行严格进院限制,尤其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等销售量较大的大型医院,康柏西普在进院环节中一直受阻。反观雷珠单抗,2015年比2014年有更好的销售表现,这其中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招标入院的顺利进行。
四川
能否进入医保是销量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在医保政策环境相对改善的省份四川,康柏西普在2015年1月进入其地方医保,销售量有较大突破,同时挤压了雷珠单抗90%以上的市场销售量。临床疗效获得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然而在新药上市过程中,这一个支点变成了三个支点,受到招标、入院和医保的层层限制,创新企业需要克服重重困难,甚至要在跨国公司的层层打压下艰苦前行。
国家鼓励企业进行创新药研发,不仅仅要把眼光放于研发中,更重要的是研发上市后,如何为企业创造出更为公平的上市环境,而非层层打压,最终把研发激情磨灭在医药商务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