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牛血类产品整顿 看医药政策运作对市场影响
近日,网易发布消息称药监局已经叫停国内小牛血类药品的生产,并在研究制定新行业标准。此消息一出,令业内震颤不已…….去年银杏叶风波还让人心存余悸,此番又轮到了小牛血类药品。需要提及的是,小牛血类药品(注射剂)是辅助药,在去年9月份,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有医疗机构接到北京市医管局通知,将部分药物确定为“辅助用药”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在使用中注意用量。其中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氯化钠注射液均在名单之中。把这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或许冥冥之中有所关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来自网易财经报道的事件背景:
在网易财经独家掌握的国家食药监总局内部文件——《关于召开小牛血类药品检查检验情况通报会议的通知》,提及“该类产品存在系统性风险和安全隐患”。此次行业整顿波及到多家上市公司:根据网易发布的消息,继2015年6月武汉华龙事件后,CFDA目前已经全面叫停国内小牛血类药品的生产,要求行业整改。而据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华龙事件后,长春长庆药业集团因使用生产原料小牛血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齐全、个别批次药企生产记录检验记录涉嫌造假,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因擅自从内蒙古奇特生物科技购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中间产品均被立案调查。根据上述文件显示,此次被曝行业整顿涉及11家相关企业,包括兴齐眼药、奥鸿药业、长春天诚、吉林康乃尔、珍宝岛、白天鹅药业、圣泰生物、迪龙制药、江世药业、武汉人福和庆余堂制药。
小牛血类药品单价高、利润丰厚,在部分公司财报中表现抢眼。网易财经调查发现,复星医药控股公司奥鸿药业所产的相关产品“奥德金”在复星医药利润贡献中占比高达约14%(粗略计算),艾美达全国样本医院数据库显示,奥德金在2014年销售额高达10亿元,市场占有率65.46%(小牛血类药品份额)。而且复星医药对奥德金近5个月的停产事实一直秘而不宣,停产整顿对复星医药即将公布的2015年年报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视。
此消息放出后,引来业内人士的各方讨论,对于企业来说,CFDA官网并未发布正式通知,大家都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对于事件的真实性尚未定论。在此,艾美达基于以下假设:若以上消息属实,下文是基于真实世界的销售数据,来看未来市场走向。
目前,国内已批准生产小牛血类药品包括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滴眼液)、小牛血清去蛋白肠溶胶囊等,临床上则主要用于脑部及神经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放射损伤性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
艾美达全国样本医院数据库显示,小牛血类药物共有20家药企有销售数据体现,而传言中停业整顿的11家企业占据了小牛血类药物96%以上的市场份额。若真如网易财经所说,这96%的市场销售额消失,必然要引起同类竞品疯狂的增长。虽然部分厂商已经表明小牛血类药品已经恢复供货,又有消息称多家企业已对全面停产整顿予以否认,无论如何,供货量是否还会像之前那般巨大有待观察。而这段空白期间,又有哪些潜在同类药品会顺势而为呢?
在艾美达全国样本医院数据库中,小牛血类药品主要用于神经系统和眼科系统。
神经系统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神经领域主要用于大脑循环和营养方面的障碍(缺血性疾病发作、颅脑外伤),适用于多种症状。
在艾美达全国样本医院数据库中,共有18家企业有销售体现,其中奥鸿药业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在2014年达到10亿元,占据了13.07%的市场份额(神经系统ATC4类份额),2015年开始显现销售下降趋势。其他未在停产名单的企业仅占小牛血类总销售额的3.16%。
与小牛血类产品处在同一类ATC4分类下的产品(下同),在2012~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15%左右,其中小牛血类产品在2014年达到16亿元,占据了19.7%的市场份额,位于第二位。第一位是奥拉西坦,占据20.85%的市场份额,主要用于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
通过数据来看,小牛血类产品在神内系统中用药量是非常大的,若真要停产,其市场空白必然会由其他产品替代。不过,因该药品的疗效受到临床专家质疑,并且尚未有循证医学证明其有确切效果。
结合政策来看,在去年年底,五部委出台《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严控辅助用药。据业内媒体报道,北京市医管局通知,将部分药物确定为“辅助用药”,在清单中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赫然在上;同时,在云南省卫计委辅助药品目录中,也包含小牛血类药品注射液。由此看来,限制小牛血类药品已成为必然趋势。
若此次停产消息确切,在本次恢复生产后,是否还能如之前一般“一帆风顺”,还是由此进入限制使用时期?尚不得而知。企业最保险的策略是选择效果显著的产品作为主营业务,否则一旦小牛血类产品一蹶不振,对于企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题外话,俗话说,一个XXX倒下去,千万个XXX顶上来~可惜,在全国逐步开始限制辅助用药的节奏下,小牛血类药品或许仅仅是一个开端,那些安全但有…还是没有…疗效的药品若要顶住此番压力,需投入的精力无可计量。即便顶住压力,风光是否犹存尚不确定,既然如此,何不妨另寻出路?~
眼科用药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主要用于角膜疾病,适应症为用于各种起因的角膜溃疡,角膜损伤,由碱或酸引起的角膜灼伤,大泡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角膜和结膜变性。
在全国眼病和视力残疾人抽样调查发现白内障(56.7%)、视网膜葡萄膜病(14.1%)和角膜病(10.3%)是目前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角膜病是角膜病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使透明的角膜出现灰白色的混浊,可使视力模糊、减退,甚至失明,也是当前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
所以,在角膜病中,早期用药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除普通的抗感染类药物,另一生物制剂对角膜恢复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见的眼科生物制剂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滴眼液)。
艾美达全国样本医院数据库显示,眼科生物制剂在2012年~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21%,其中,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增长率达35.1%,分为眼用凝胶和滴眼液,由珠海亿胜独家生产。不幸的是,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滴眼液生产厂家均在本次名单中(兴齐眼药、奥鸿、兆科)。
由下图的销售表现可以看出,小牛血类产品占据了25%左右的市场份额,若此次停业整顿属实,这对于其他两种同类竞品来说,无疑是一“利好”消息:市场容量较为稳定,且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一个产品的缺失必然引起其他两个产品的快速增长。
继续深扒的话,奥鸿眼科用药在2015年年初已经显现出销售量迅速下降的趋势,在2015年第一季度,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到第三季度时,同期下降已高达93个百分点!看来,企业的动态走在风声的前面,秘而不宣或许是因为有其他的战略规划。
虽然在眼科用药领域中,尚不存在辅助用药,但受到“该类产品存在系统性风险和安全隐患”的问题,仍无可避免的躺枪……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没问题,何惧被查呢?
小牛血类药品是否会因行业整顿和医院限制使用而成为辉煌的历史,目前看还为之尚早;不过,在未来,辅助用药的限制使该种药品的销售量大大降低是无疑的了。
此番整顿,对于神内的患者来说,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药费用。但是,更重要的是患者能够使用上那些既廉价又好用的药品,这才是降低用药费用的关键呀!~可惜的是,那些廉价好药逐步有走向消失的迹象……在未来几期,艾美达将与各位微友盘点那些市场中已经消失和即将消失的好药,算是呼吁,也算是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