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的市场变幻--中药
在本期,艾美达选取全国样本医院儿童消化系统常见中药品种进行分析。药品选用原则为通用名中带“儿”字,同时选取针对儿童消化疾病用药,近100种。
在全国样本医院儿童消化系统中药中,2012~2014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45%,为缓慢增长型,低于西药增长率。其中,TOP10的药品三年平均增长率为6.48%,高于儿童消化系统中药药品增长率。
通用名TOP10
2012~2015Q3总金额排名TOP10的药品占据了基准76%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中前三位占据了50.5%的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然而,在TOP3中,2012~2014三年平均增长率却处于较低水平,醒脾养儿颗粒为负增长。
在TOP10中,儿滞灵颗粒(冲剂)三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74.98%,是由广西正堂药业独家生产的中药品种,于2010年获得批准文号。在2012年时排名仅是第40余位,而到2015年前三季度已达第六位,增长速度令人惊讶。在TOP10中,羚黄宝儿丸的增长率最低,为负向增长-17.19%,由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
剂型分析—贴剂
在儿童消化系统中,除内服的药品种类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剂型—贴剂,在儿童腹泻、腹痛时的另一种治疗用药选择。
在全国样本医院中的数据显示,该类型的药品集中度非常高--小儿腹泻贴,高达83.72%,由亚宝药业独家生产。丁桂儿脐贴也是由亚宝药业独家生产,经查询,小儿腹泻贴与丁桂儿脐贴在规格上有所差距,并且丁桂儿脐贴为OTC药物。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全国样本药店中,小儿腹泻贴与丁桂儿脐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市场表现:丁桂儿脐贴市场占有率较高,而小儿腹泻贴则较低。
丁桂儿脐贴和小儿腹泻贴两种药品属性的不同,使其分别在不同的渠道中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丁桂儿脐贴为OTC甲类非医保药物,患儿家长自行治疗的习惯更为显著,所以在药店中市场表现更为强劲;小儿腹泻贴已进入国家及部分地方医保,故在医院中表现较好。在下面几期,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医院与药店市场表现的对比分析。
儿泄康贴膜和小儿止泻贴均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从2012年到2015年Q3,样本医院份额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医院中,是否进入医保目录对市场占有率有一定影响。
企业TOP10
在全国样本医院儿童消化系统中药企业排名中,大部分企业以一种药品品种为主,其中湖南汉森、贵州健兴、广州敬修堂(羚黄宝儿丸)、湖南时代阳光、广西正堂药业为独家产品,其他企业产品有2~3家同名药品。
在TOP10中排名靠前企业的平均增长率较低,而相对靠后的企业增长率较高,虽然增长率与品种销售基数有一定关系,但具体来看增长金额,排名靠后的企业增长总金额绝对值要高于靠前的企业。由此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儿童消化系统用药企业排名或许仍有较大波动。
小结
通过两期针对全国样本医院儿童消化系统西药及中药的市场初步分析,各个药品的增长率均有一定差距,部分药品虽然2012~2015Q3总金额市场份额占比排名靠前,但在2015年前三季度表现却又让人感到意外。在下期,艾美达将以全国样本药店为数据基础,来看一看儿童消化系统的市场表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