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集采国谈双轨并进!药价调整需要看清的走向

经过五批六轮国采,国家对带量带预算的保障性药品采购已经不仅仅是有了初步印象,而是已经步点扎实。在此基础上,各省以国采为蓝本进行带量采购,过评暂不具备进入国采资格的化药、未过评化药、中成药、生物药是采购重点。

从终端来看,医院在带量采购地位有所变化与调整。2号文出台之前,从目录准入、议价谈判到临床用药,整个链条中医院尤其是二级以上医院角色吃重,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在其手上,堪称一时无两。随着2号文的出台,医院只是把控住了目录制定与临床用药,尤其是在临床路径与按病种付费的背景下,资源利用控制将更加严格,终端医生处方笔将更加严谨,讲究疗效确切的同时医院将主动参与成本控制,而价格谈判则由市场降幅取代,医疗机构的谈判主导权让位于企业竞争降幅,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调整与变化。 同时可以看到的是,随着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凡进必谈的新竞争态势形成,今后的省级带量采购目录增量部分将越来越难进。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集中采购涉及的药品目录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除此外,各省级医院要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药品实际使用量的80%制定采购计划,具体到通用名、剂型和规格。凡上一年度省级公立医院采购金额为零的药品不得列入省级药品采购目录。从微观层面来看,越来越多的省份带量采购在双信封评审中愈发强调临床覆盖率与原有市场占有率的指标评定,这对于已经有一定临床基础的品种无疑是一种肯定,但对于新晋厂牌的品种则意味着在带量采购的评审过程中已经落后了一步,如果想占领市场,只有逼迫企业在价格调整方面想办法。 2号文要求,探索对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笔者当时就理解,探索只是一个方向,能做的就做,做不了的可以不探索继续沿用原有方案。果不其然,湖北中成药与广东中成药又是一个风向标。而地方带量采购,品种数量会急剧扩大,范围会充分考虑,合并仍然在探索的路上。

但不可否认,广东的今天就是各省的明天,带量采购速度的常态化不要怀疑,但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各省在价格评审方面,方向会开始回调,大砍大降不再是主流方向,基于双信封的综合评审与价格调整,将是一种集采的主流,在此基础上,市场价格决定权将交给企业通过降幅形成,如果企业对整个带量采购有着充分的预判,动辄再降80个点90个点其实并不是明智之举,恢复理性,合理报价。当然,如果有相关品种恰好能够进入国谈通道,则可以精巧避过省级带量采购的火力打击,前提是符合国谈品种标准,更重要的是做好国谈充分降价的心理预期。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国家带量采购还是地方带量采购,越来越强调企业的参与度。从2021福建带量采购来看,企业是否积极参与是衡量判别是否能够有资格参与市场的重要标准。参与不中选仍然理论上有存量的3成封顶市场,如果不报名不参与只能参加备案采购或列入监测目录限定采购(采购金额理论上不会超过5%,其实大多数企业预计1%的市场都没有机会)。

微信公众号:iMeta-Info

关注艾美达微信,带您领略独家观点,了解更多医药咨询

© 版权所有 艾美达(珠海横琴)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51631号

公司地址:珠海市横琴新区艺文一道66号8楼文化工作室8155

公司邮编:100029

商务邮箱:Services@imeta.com.cn

办公电话:010-59786088、59876118